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市场热评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A股狂热 货币政策转向已迫在眉睫

 

CCTV.com  2009年11月21日 09:1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9年的冬天,当整个大北方正面临冬雪肆虐之际,A股市场正上演着新一轮上涨行情。一些市场参与者丝毫没有因为冬意的严寒而降低赚钱的热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梦想赚快钱的人们,俨然进入一个A股的“围城”,正摇旗呐喊、张罗着城外与城内的人投入更多的银子,他们乐观期待行情往跨年度方向前行。然而,我们有理由不断提醒,市场随时可能出现风险和陷阱。

  时间是价值投资者的朋友,是投机者的敌人。关于预测市场的任何神话,只有通过时间来检验。对于当前中国股市的走向,或许没法预测,但我们试图给予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从货币主义的角度而言,当前中国股市的狂热与美元贬值有关,在美联储号召全球各国央行打开印钞机,大量投放货币之际,中国资产市场自然也会受此影响。因此,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而言,当前中国股市与房市的泡沫是全球资产泡沫的一个缩影。

  货币过度供给给资本市场带来“火上浇油”效应

  但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由得我们不正视的是,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应该有提前退出之必要,现如今,我们是否仍有必要做一个追随美联储的“跟屁虫”。

  回想去年此刻,在华尔街金融机构正面临不断“去杠杠化”之时,中国金融机构却饱受流动性之苦。毋庸置疑,在储蓄率高达50%的中国,中国金融机构从来没有担忧过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恰恰相反,金融机构们急于寻找低风险、高利润的项目;从各地敢于拍成地王的参与者来看,国企账上有大把的银子。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某些真正缺钱的或许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然而,现在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宽松货币政策到底有没有拯救因金融危机来临而出现融资难的中小企业,答案或许是肯定的。但“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不一定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也并不乐意于将资金投放到中小企业之上。现在过度的货币供给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效应犹如“火上浇油,越烧越旺”,不仅将中国各大房地产市场烧成历史新高,也将中国股市烧成了全球第二。或许,当下国内外各路热钱正期待着中国资产市场重复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狂潮的历史。

  货币过度供给并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之相对应的是实体经济方面,在做着“大国春梦”的中国企业们正面临不断崛起的其他经济体所参与的全球竞争的压力。随着近几年新兴市场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以越南、印尼等地生产的产品与中国东莞等地所生产的同类产品相比,其质量没有多大差别,但人工成本更低。人工成本的提升将不可避免加大许多企业的成本,因此,在中国原有投资的外资们开始将资本转移到越南、印尼等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开设工厂。而“中国制造”的企业要想与孟加拉、越南和印尼的产品竞争,那就必须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各种竞争优势。日本和韩国的道路证明了单纯的做加工贸易没有前途,“中国制造”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一定要转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抢占现由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所牢牢控制在手中的中高端市场和丰厚利润。

  而这种弱肉强食的国际贸易竞争一旦加大,各国贸易保护的力度也会随之扩大。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自然就会更大。因此,现在拯救中国经济的根本措施应该是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货币过度供给并不能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度的货币供给不仅不会提升企业的投资能力,反而促使企业盲目投资,增加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浪费了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起来的资金优势和发达国家等竞争对手无暇顾及所留给中国的宝贵时间。当今中国不能靠房地产开发来转移财富,也不能靠虚拟资本来制造财富,更为可靠的道路是继续走市场经济道路,通过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垄断,发挥各种资本的优势,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如今之际,已不是继续讨论宽松货币政策何时退出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宽松货币政策如何顺利退出?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健康成长,就必须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金融稳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虚拟经济的泡沫和狂热的资本市场对于安心发展实体经济的人们来说,并非好事,它可能刺激了民众更乐于通过资本市场赚快钱,而将动摇企业家安心实业的理念和决心。现在看来,我们还是应该将调控精力集中到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的轨道上来。而宽松货币的政策或许已走到头了!

  (胡宇 作者系华林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MBA、执业证券分析师)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