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频道 > 人物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叶檀:股民还需要警惕这个重大隐患

CCTV.com  2009年05月31日 11:3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综合  

    叶檀:垄断行业改革,离打破垄断还有多远

    5月25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登国家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在十三条措施中,有三条与激发市场活力、深化垄断企业改革相关。

    《意见》没有套话,开宗明义,第一、二句话分别是“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更加突出”,文件在简短的篇幅中还点明了各项改革的政府牵头部门。这些简洁、具体的举措与“加快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激发市场投资活力”相呼应,显示是全面改革的组成部分。如此明快的文风值得赞赏。

    文件提及垄断行业改革的是第三条,“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包括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铁道部、商务部、电监会负责)等内容。

    靠这廖廖数语打破垄断,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等待发改委、工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铁道部、商务部、电监会的具体举措出台再做评判。不过,要打破垄断,不能过于相信文件,听其言而观其行,如何落实文件才是重中之重。

    以前有更加宽松、细致的文件出台,2005年12月,国务院推出市场称为“非公经济三十六条”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次《意见》尺度要比这次《意见》大得多,第一条是“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反观当时的评论,“非公经济将破垄断坚冰”、“非公经济尽享国民待遇指日可待”等乐观言论触目皆是。

    结果不让人乐观,民企的玻璃天花板越来越厚,国进民退成为事实,当初评论者只能含羞认错。2007年3月,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马凯表示,“非公经济三十六条”总共要出台37个配套文件,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台了25个,发改委将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力争年底全部出齐。到2009年,还有哪家非公企业哭着闹着拿这些出台的细则说事儿呢,进不去的领域还是进不去,允许进入的领域依然存在重重限制。

    以此次《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而论,石油行业是通过批发权赶走了民资,壮大了垄断企业,铁路行业民资偶有涉足,又被吓了出来。

    铁路等行业是说向民资开放,但他们只需要民资的钱,而不让民资有任何管理权,当然受到冷遇。撤除垄断行业准入樊篱,恐怕10年都不够。2007年,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中国建成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战略将提速,并指出,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要与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组建同步进行,形成5-6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和5-6个5000万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为了确保这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成功,国土资源部官员表态,将采取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中小企业、严格市场准入、加强采矿权管理等有力措施,力争到2010年实现大型煤炭基地内,小型煤矿的数量比现在减少70%,到2015年小矿基本退出。显然,除了国家支持的大型国企,没有一家民企有与垄断型资源企业抗衡的实力。

    铁路等垄断行业不过是垄断企业在产业升级幌子下做大垄断地盘的缩影而已,事实上,所有的垄断企业都有同样的行为逻辑,他们希望得到民间资本,而不肯出让半点管理权与资金支配权。

    没有制度层面的刚性约束,没有强力推进改革的决心,打破垄断的文件作用是留下努力的印迹,却不能成为扎实的行动。甚至会有人质疑,也许政府在财政支出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为了吸引民间资金,而对垄断行业轻轻责骂。

  相关链接:

责编:谷立亚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