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世纪看美国,21世纪看中国。多少中国企业十年“卧薪尝胆”,从硬件设施的配备到软件实力的提升,而在国际上叫得响名头的的却数来数去就那么几家。就在前两天,商务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投放“中国制造”的宣传片,拉开了中国制造大规模品牌化浪潮的序幕。
这绝非商务部一时兴起,而是中国经济的多年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稳健表现,让中国经济向世界经济产业链上游攀升、进入全球经济主导话语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拿中国乳业而言,2009年,在世界经济一片黯淡的时候,蒙牛乳业却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虽然是“世界乳业20强”的中国唯一代表者,却代表了中国乳业强劲的增长势头。
Made in China,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多年,中国的货品价廉物美但少有品牌是世界人民对中国企业的印象。进入21世纪,中国制造继续延伸到世界各地的每个角落,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思考,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实践中造就自己的世界品牌。
11月24日,来自澳大利亚的2958头纯种荷斯坦奶牛同样抵达了厦门东渡码头。这些“海外来客”将由专门的团队护送,运往蒙牛乳业集团所属的陕西省宝鸡市现代牧场,用于改良当地奶牛品种。这种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只是“中国牛奶,世界制造”的一个缩影。全球化竞争的首要前提就是参与全球化的资源配置。21世纪品牌竞争不是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之内形成的,而是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是质量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服务的竞争……蒙牛的下一个目标既然已经锁定了世界乳业10强,那么这种“不远万里迎娶洋奶牛”的做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中国人知道,要想给“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正名,必须拿出世界公认的、经得起考验的品牌来。危机中往往存在着大机遇大转折,谁发现了它、抓住了他都能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佼佼者。工业社会比较发达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谁环保了谁就是赢家!到2020年,美国承诺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而中国则宣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何况一个企业呢?蒙牛乳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生态企业”,就与自然为伴。“低碳减排”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新的风向标,在企业排污“超标就关闭”的今天,蒙牛却以“科学而天然的方式”奶牛养殖,将牧草种植、饲草加工、粪污处理、蔬菜种植、花卉观赏、人员培训等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走上又环保又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仅位于和林格尔的澳亚牧场,每年就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合2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还可日生产沼气12000立方米,每年向国家电网提供1000万千瓦时的电力。
相比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为蒙牛制定的“2010年进入全球20强”五年战略规划,蒙牛提早一年实现了这一既定战略目标。靠的是什么?科技引领发展,责任决定厚度,更好的产品才能造就更大的市场,更大的市场才能造就更大的品牌。作为中国制造征战世界市场的重要力量之一,蒙牛不仅折射出中国乳业的发展路径,更是中国快消品行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可资借鉴的标本。相信有一天,来自中国的牛奶、中国的果汁会像可口可乐在中国一样,遍布田纳西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
责编:韩文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