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触底反弹,对于刚刚经受大熊市折磨的基金投资者来说,无疑点燃了他们新的希望。2009年以来,持续攀升的基金开户数与新基金募集规模昭示着基金重新受到投资者关注。然而,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饱受创伤之后,基民们究竟是该选择“坚守”还是“撤退”?
赎回者:无奈认输出局
“为了孩子,只能认输出局。”指了指隆起的肚子,周征无奈地告诉记者,2009年初,股市刚见起色时,周征赎回了她那只持有仅一年且深套其中的基金。
在目前的基金投资者群体中,像周征这样,在2007年牛市迈向顶峰时入市的人占据了相当大比例。对他们来说,基金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2008年的大熊市更令人刻骨难忘,就算股市触底反弹已近60%,还有很多基民在苦苦守候着拿回本金的那一天。但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等不到那一天就选择了赎回。
今年30岁的基民周征在2007年8月结的婚,当时股市正在热火朝天地向6000点迈进。耳边充斥着“买基金赚大钱”故事的她,头脑发热地将结婚收的6万块“份儿钱”交给了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发行的新基金。伴随着股市冲至顶点后直线滑落,这只基金成了周征心里的一块心病。
从一开始的天天看净值,到后来看也不敢看,被深度套牢的她只能选择继续持有,等待解套的那一天。但2008年下半年,周征工作的公关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始裁员,只有本科学历的周征首当其冲。失业在家的周征选择怀孕生子,但日渐增长的开销使小家庭入不敷出,迫不得已,春节之后她只能赎回了唯一的金融资产,但投入的6万块钱只拿回了3万多。
随着股市自2008年11月开始触底反弹,偏股型基金的净值普遍有所回升,但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大面积赎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以来赎回偏股型基金的投资者大部分是被动赎回,要么是用于买车、买房,要么是金融危机导致收入下降。
基金一季报数据也显示,尽管2009年一季度基金整体遭遇净赎回,但赎回占比最大的却是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净赎回分别只有191.19亿份和73.41亿份,赎回比例为1.78%和1.27%。
坚守者:“总有一天会回本”
“我2007年5块5买的基金,现在还不到4块,反正也不用钱,还是放着吧,总有一天会回本的。”基民小吴的话代表了目前大部分基金持有人的心态。对于他们来说,目前的亏损只能算浮亏,只要没有赎回就不会兑现,而经济复苏的种种迹象给了他们回本的信心。“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现在股市不是一直在涨么,回本还是有希望的,这时候要是赎回还为时尚早。”小吴充满信心地说。
从历史经验来看,对于曾经套牢的基民来说,一般当基金净值回到投资者的买入成本之上,赎回潮才会应运而生。WIND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一季度,股票型基金曾出现过一波赎回潮,份额规模一个季度下降了10%。当时正值牛市之初,大量基金净值回到面值以上,套牢许久的基民纷纷选择落袋为安。
“经历了大牛市和大熊市之后,基金投资者的心态按理说应该更成熟一些,对风险和收益的认识也应该更深入一些。但贪婪和恐惧都是人性使然,即使基金公司一直在搞投资者教育,但市场好了基民蜂拥而至,回本后落袋为安的趋势很难改变。”安信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表示。
不过,对于一些坚持定期定投的投资者而言,大熊市过后的股市反弹,已经让不少人尝到了赚钱的滋味。
基民小尚就是2008年年中开始的基金定投,尽管所选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表现并不抢眼,如果当初一次性买入,持有到现在依然亏钱。“但我采取定期定投,尽管最初的3个月净值一路下滑,跌幅差不多有50%了,但摊低了我的成本。随着股市反弹,从去年11月净值就开始上涨,最近我一查账户,竟然已经赚钱了。”
小尚表示,基金定投也有学问。选择一只风格鲜明稳定的基金,不因市场波动剧烈停止定投,考察不同基金的费用水平,都能使定投的效果更加显著。
“投资者的贪婪和恐惧在古今中外的各个市场都普遍存在,不可能要求国内基民在短时间内就成熟到基金公司希望的不追涨杀跌、长期持有基金的程度。与其说让基民对基金忠诚,不如教会他们正确的投资方法。是不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像资产配置、定期定投这样的方法,才是衡量基民是否成熟的标志。”任瞳分析认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