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财经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黑板经济学家俏销的反思

 

CCTV.com  2009年05月15日 07:4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证券时报  

  据媒体报道,经济学家出场费三年涨了10倍。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民间论坛上,或衣冠楚楚、或不修边幅的经济学家频繁出现,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成为诸多参会者和媒体追逐的主角。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在邀请方——中介机构——经济学家之间,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而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出场费数月涨一倍,××提前一个月预约都没戏。有名的,职位高的,尤其出镜率高的,费用在3万以上。最高的出场费甚至超过10万,具体价格得看公司和学者的关系了。

  经济学家们忙于走穴、赚钱,说白了就是将经济学普及和经济问题咨询当做了商业化市场交易,意在赚钱。至于经济学家能否成为“经济医生”,其言论对国家经济宏观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经济难题的解决,能起到多少拨云见日、醍醐灌顶的功效,他们就不大关心了。这就是著名学者王东京所说的“黑板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家不能只描述经济现象,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对症下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这个不行,那个不管用,还要说明怎么才能行,怎么才管用;不能只埋头在书斋里,钩沉索隐,构筑自己的理论大厦,还要做事前诸葛亮,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也认为,“经济学不能成为供经济学家玩乐的枯燥无味的游戏,不能‘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能成为一种‘黑板经济学’”。

  换言之,经济学家作为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由纳税人养活的公共知识分子,更应有“妙手回春”的经济眼光、经济智慧,强调”诊治“和”治病救人“的社会责任,给经济发展带来值得欣慰的曙光。仅仅满足于走穴和赚钱,是一种羞耻。不但大众不满意,也有违经济学家们的公共责任。

  尽管我们不愿为主流经济学家们戴上“黑板经济学家”的帽子,可看看他们的的“雷人”观点,在各种论坛和媒体上上窜下跳,我们又不得不这样概括。经济学家们已在市场诱惑中失去了不为物欲所动的学术定力,失去了坚守学术寂寞的学术底线,失去了力挽狂澜的学术感召力。

  比如著名地产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说:“现在离婚率比以前高了很多,理论上离婚就需要两套房子住人。我们还发现同居的人现在大量增加,同居也是需要房子的。”董专家还说“没有房地产业不能救中国,而且房地产业正在拯救中国”、“反对房地产复兴就是反人类”、“如果房地产垮掉,连盐业都会垮掉”。此外还有,“春运火车票涨价可以缓解交通压力”、“高校调高学费促进教育公平”等等。

  如果此类言论真的成为政府决策,那老百姓的日子只会是雪上加霜。经济危机不但不能得到挽救,还可能继续加剧,更多老百姓会遭到戕害!

  当然,在市场环境下经济学家并非不能走穴,问题是他们应该将”走穴“当做诊治经济疾病,望闻问切的最好时机,能让自己的声音和经济智慧真正给社会带来“良药功效”,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而不仅仅是“利益至上”、“雷人至上”。在浮躁心态支配下,眼里只盯着钱,淡化职业责任只能受到大众唾弃。

  加尔布雷思被美国媒体称为“用自己的经济学给美国不断治病的医生”。“他强调要关心公共目标,分析美国社会存在的矛盾,探究这种社会存在种种弊端的原因,并建立了‘二元结构’模式,提出了社会改良的政策主张——‘新社会主义’,从而使他的政策切中了美国社会的脉搏”。在他去世后,《纽约时报》可以用洋洋8页来介绍他的生平和理论,英国《金融时报》为这位大师开设专题,以示纪念。

  加尔布雷思获得的隆重待遇,很值得那些钻到钱眼里的黑板经济学家反思。

  相关链接:

 

责编:金文建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