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品牌要升级,我记得罗永福先生在一期节目中说过,中国要做好再做30年衬衫、再加工30年运动鞋才行,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王一鸣:我不完全认同,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30年了,我们传统的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路已经快接近极限了,而且中国靠这条路也不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我们要继续发挥劳动力的优势,因为我们农村劳动力没有转移完,这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开辟新的一条道路,就是培养我们新的竞争优势,新的竞争优势来自何方?来自这些关键环节的突破。我给你举个例子,美国人讨论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这两年非常快,有一个季度,我们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甚至超过美国,如果我们从传统意义理解产业升级,我搞高技术,产业不就升级了吗,你比美国的出口增长还高,你的升级任务完成了吗?你看我们出口的是什么东西?没有自己的东西,你就获取什么呢?加工组装项目,汗水经济,名义上叫高技术出口,做的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组装。这样的路子能继续走下去吗?必须推进结构调整,这是非常迫切的。
主持人:靠灵感,不能靠血汗。但是现在确实有难度,我曾经采访过一位东莞的制鞋厂的老板,他就说我一直想做自己的品牌,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而且打造一个品牌需要的成本太高了,没有这个实力,我公司渠道还有一定的困难,国家在这时候是不是需要出台一些政策扶持这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王一鸣:中小企业做品牌是非常困难的,你说做品牌,需要整合,企业间需要整合,这个是非走的一步。中国的产业格局,一端是上游,基本是国有企业,带有垄断性,是比较高的。还有一端是比较外向的,加工组装,我们需要培养中坚力量,这些中坚力量是什么形象?他应该是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品牌,如果没有这批中坚力量的企业成长起来,中国怎么对国际金融开放?这轮经济已经调整过了,经济复苏了,经济复苏了,我们不能重复原来的模式,我们一定要上个台阶。
主持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度国际化的香港无法避免受到冲击的现实,刚才我们看到香港特首曾荫权说,香港经济下滑的趋势在增加,但是特区政府将从四个界别推出救市的措施,更详细的情况现在就来连线本台驻香港的记者陈璇。你好,我们在内地也能感受到香港的股市、楼市出现了下滑萎缩,有人预计明年的香港经济可能会出现负增加,就你了解香港各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哪些具体影响?
陈璇:的确就像曾荫权所说的那样,从一些经济数据来看,香港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个下滑的趋势,我们首先来看香港的股市,恒生指数在去年10月份曾经到了3万1千点的位置,但是到了今年的10月31日,恒生指数下挫56%,在房市这方面,楼市9月份交易总额同比下降了29%,除了股市和楼市以外,香港的出口转口贸易前景并不乐观,还有旅游业,虽然旅游业在香港的整个GDP里只占了2.5%的水平,但是旅游业对香港的就业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曾荫权一再表示,他非常担心在2009年香港的就业率会有下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