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刚结束,吉林省德惠市朱城子镇农民于海和就和乡亲一起,跟当地的经销商订购明年春耕种子。于海和告诉记者,这次他们要买国外公司“先玉335”玉米种子,这不仅要提前半年预订,每袋还得交80元订金,并且必须给经销商身份证复印件。尽管如此,“先玉335”仍然供不应求,高峰时甚至有上百户农民排队购买。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北京、山东、甘肃、吉林等地调查发现,在“试水”中国种子市场并取得初步成功后,外资种子开始由蔬菜、花卉向我国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进军,扩张速度明显加快。调查中,业界人士普遍对此感到忧心忡忡。他们认为,从当前看,外资给中国市场带来了优质的种子资源,却并未带来国内种业急需科研成果、管理经验等核心竞争力。此外,外资垄断蔬菜种子后产生的高价格、高风险“苦果”已逐步显现,业界普遍担心,一旦外资控制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可能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国外玉米种子已在我主产区完成布局
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罗振锋认为,“先玉335”的热销,只是国外种子公司进军我国大田作物种业的一个缩影。由于对政策、法律和中国市场不熟悉,自2000年国外种子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外资曾经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在经营蔬菜、花卉等小作物成功后,外资目前正积极向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进军。尤其在玉米种子方面,“先玉335”2006年推广面积仅26万亩,2009年迅猛增加到1900多万亩,几乎占到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10%。国外品种影响大、推广速度快,现已在我国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基本完成了布局。
据业内人士介绍,继“先玉335”后,先锋公司还计划推出“先玉696”、“先玉508”等一系列品种,预计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据业内人士介绍,除已进入我国种业的70多家外资企业外,孟山都、拜耳等跨国集团正加紧与国内企业商谈合作事宜。在水稻制种方面,一些国外公司在水稻主产区与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水稻育种研究,意图采取迂回战术,涉足我国水稻种子市场。
农民被迫接受“一克种子一克金”
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西稻田村农民董汉元家的蔬菜大棚里,董汉元指着地里一陇陇的茄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以前种国内品种,冬天不爱坐果,产量低,现在乡亲们都种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茄子,产量每亩地比国产品种高1000斤左右。
优质种子给农民带来实惠本是好事,然而,随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外资对我国种业的冲击也开始不断显现。在控制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外资大幅提高种子价格,甚至出现了“1克种子1克金”的天价种子,使农民饱尝国外高价种子苦果。
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常务副主任国家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以甜椒为例,国外种子公司生产1粒种子的成本只有1分钱左右,但在中国市场要卖1元钱,比黄金还要贵。此外,以色列海泽拉公司的“189”番茄、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茄子等,每克的价格都在100元以上,但由于市场已被国外公司垄断,农民只能被迫接受。
种子是农业之母,种业主权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专家认为,外资在我国种业市场的不断渗透,挤压了我民族种子企业的经营空间,使我民族企业生存艰难,一些民族企业甚至沦为外资操控的“棋子”。
责编:王玉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