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情况不容乐观,但业绩环比向好依旧将给市场提供上涨空间。在基金大规模募集背景下,市场的估值洼地、投资概念和各种主题将会被进一步挖掘。建议关注尚未补涨的化工、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和公用事业板块,同时密切关注中报业绩有大幅向好预期的公司。
经济回暖迹象进一步明显。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开始见底。7月3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GDP经季节性调整后按年率计算下降1%,而原来的预期为下降1.5%。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大幅好于市场预期,基本上可判断美国经济开始见底。二是作为经济风向标的中国PMI指数连续回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发布调查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这已经是PMI连续五个月高于50%,连续八个月上升。这表明我国的4万亿投资计划在发挥作用,经济基本面在稳步恢复。
资金面依旧保持乐观。资金充裕是本轮行情发展的关键,从7月份的数据来看,流动性仍然保持高度充裕。一是场外资金纷纷涌入,据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7月20-25日当周,新增A股开户数为56.52万户,较前一周急升16.94%;同时近期新增基金开户数也逼近10万户。另外,虽然股票型基金仓位保持在86%的高位,提升潜力有限,但从7月初开始新基金密集热销,其中,国内公募基金业资产规模最大的4家基金公司都有新基金在发行。我们预计,华夏、博时和嘉实系新基金的发行规模将达到450亿元左右,如果加上即将发行的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基金,四巨头新基金发行规模最少在500亿-600亿元。此外,银华内需、工银瑞信央企50ETF、友邦行业领先、信诚优胜精选和国联安德盛主题等5只新偏股基金,预计也能带来100多亿元新增资金。因此,A股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短期内将持续。
中期业绩环比向好。从已公布业绩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截至7月28日,沪深两市已有116家上市公司发布2009年半年报,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376.88亿元,创造净利润共计102.41亿元,两项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分别下降9.91%和20.87%。尽管同比业绩仍不乐观,但上述114家可比公司(除桂林三金、万马电缆外)单季业绩环比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统计显示,114家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以及今年一、二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总额11.57亿、36.21亿和64.14亿元,业绩在逐季回暖。同时,在已公布中期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中,中恒集团、华东数控、江泉实业、海信电器、双良股份和利尔化学等6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而这些个股的走势也较为理想。
机构来源:华泰证券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