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王宇、刘诗平) 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7月6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当日在上海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首批业务成功。这是自国务院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之后一个重要进展,不仅受到我国外贸企业普遍欢迎,而且引起国际市场高度关注。
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不仅将有效降低企业在贸易中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也预示着在跨境贸易中人民币从计价货币提升为结算货币,顺应了国内外市场、企业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大都采用美元和欧元等国际货币进行结算。去年秋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欧元汇率波动剧烈,企业经营风险大大增加,市场上以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呼声日趋强烈。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可以为企业简化跨境贸易手续,降低交易成本,规避汇率风险,使进出口企业实现双赢,在全球贸易低迷的大背景下有利于稳定双边贸易。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启,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征程跨出坚实一步。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历史,一国货币若要成为国际货币,首先应成为区域内的贸易结算货币,其次应成为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货币,之后才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完成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让人民币走出国门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当前我国面对全球复杂金融形势的应时之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表明了国内外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但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既有机遇,也有风险,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走相当长的路,期间尤需加快体制创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首批业务成功之时,这一点需要谨记。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