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宏观调控由救急、救市转向结构性问题"调理期"

 

CCTV.com  2009年07月06日 14:5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瞭望》  

  随着应急式的宏调政策基本到位且初见成效,下阶段政策重心正在由救急、救市转向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结构调整’是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重中之重。”7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我国的结构调整就已经开始了,但受危机的影响,一些调整处在停滞状态,“接下来必须坚持结构调整,这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

  在中央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初见成效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企稳向好趋势。但经济增长仍然主要靠政府力量带动,社会投资的跟进还没形成趋势;为稳定外需不断提高退税率,成效有限;全球经济仍在艰难运行,外部环境依然恶劣……这说明我国经济好转基础尚未稳固,面临的国内外不确定因素仍多,政策选择和力度如把握不当,经济运行很可能出现反复。

  知名宏观经济学者常修泽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分析说,“未来宏观调控政策不应急于变调,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就好比农业灌溉有大水漫灌和滴水灌溉一样,宏观调控政策现在应该进入滴水灌溉的阶段,要着手解决经济发展的‘短腿’问题。”

  “政策的应急阶段已基本过去,下一步应该进入‘调理’阶段。”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向本刊记者进一步解释说,在经济企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解决自身的结构问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要从前半年的速度第一,转向强调质量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向《瞭望》新闻周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4万亿投资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这是财政买来的和银行贷款堆出来的,其基础并不牢固,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他建议,相关部门必须强制防止资金流向股市和楼市,“宏观调控必须抑制虚拟经济的膨胀,导向性地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这暗示,一定程度上,现行部分政策与未来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一些现实的矛盾需逐步化解。接受采访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下一步中国经济能否重新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同时不重复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而是进入一个科学发展的快速的轨道,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经济形势进入变局时刻

  之所以宏观调控政策有如此转向,源于当前处在企稳回升的经济形势出现了有可能影响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变化。

  “3个多月前,我对白岩松说的是:可言止跌、慎言复苏。现在3个多月过去了,要对你说的是:止跌触底、萌生复苏。”常修泽告诉本刊记者,“总体我认可复苏,但对复苏的评价还比较低。”

  他把当前的经济指标归为三组:第一组是快速上升的指标,也就是对于经济来说好的迹象。投资增长率很大,达到30%以上。信贷规模异乎寻常,货币发行量(M2)增长较快;第二组是下降的指标,出口大幅下滑,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第三组介于两者之间,比较平稳,社会商品零售额上涨15%以上,相比于往年上涨2%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平衡。

  “这三组指标中,上升的指标多是政策推动型的指标,而与市场内在联系比较密切的市场拖累型指标则不理想,两股力量博弈后的中间指标则几乎不上不下。”他说,这是经济处在关键期的一个突出表征。

  印象更深刻的是,最近,常修泽在四川、广西、河南、浙江等地考察发现,各地经济有很大的不平衡性。经济指标之间有些是不协调的,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比如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和消费价格就有很大的落差。

  对此,黄卫平甚为担忧,“中国一季度新增信贷就达4.58万亿,这样的刺激计划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他估计,“四个季度GDP的增速分别为6%、7%、8%和9%,全年增速达8%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不过这是建立在银行贷款达8万亿或以上的基础上的,否则很难实现。”

  黄卫平分析说,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内需的增长已经超过15%,要再达到更高的增长率可能性不大,内需的真正扩大并不是短期能实现的;出口方面,世界经济形势还不明朗,主要经济体都还在底部运行,外需不见好转。

  “在前两方面已经比较乏力的情况下,维持经济的增速只能靠投资,这就是选择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无奈的方面。”但另一方面,他也认为这也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要从传统的农业进入现代工业,这就要求工业必须有基础,而这只能靠投资来建设。”

  因此,黄卫平认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已经投放的钱究竟有多少进入到了实体经济,真正推动经济的复苏,这恐怕得打一个问号。”比如,最近股市已经闯过3000点大关,他认为来自两方面因素,“其一,中国股市先于世界股市完成调整,而且调整力度比较大;其次,就是靠资金堆出来的,让一些人感到心虚。”

  同时,以某央企以40.6亿元夺得北京地区“地王”为标志,目前一些地方楼市频现“地王”竞风流的现象。“这也是资金大量流入造成的结果,而非刚性需求带来的上涨。”黄卫平对此不看好,“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是有必要的,但是存在的隐忧是:不同的项目最后都‘变身’为房地产项目,因为房地产对经济拉动的效果明显。”

  “但是,从国际国内经验来看,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崩盘。”他告诉本刊记者,无论是现在的头号经济强国美国,还是经济总量第二的日本、老牌的资本主义英国,甚至是香港,其都经历了这样一条道路,“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逃出了这个怪圈的。”而与此相对照,“挣扎在困难边缘的中小企业仍旧拿不到钱,4万亿投资变成了国有企业的盛宴。”他说。

  “虚拟经济容易体现繁荣,但也最危险。例如,股市的真正作用是配置资源,而不是现在的只是赚钱工具。”黄卫平认为,面对现在越来越微妙的变化,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必须导向性地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培育经济增长的牢固根基——实体产业,“虚拟经济中的风险自身无法化解,只能靠实体经济来转移和消化。”

  相关链接: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