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重庆中小企业亟待破解融资“坚冰”

CCTV.com  2009年05月06日 09:1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银行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 小型金融机构批量化规模化经营尚难成形

    记者 周顺华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让中小企业不再“囊中羞涩”,成为重庆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去年9月以来,该市先后成立了52家小额贷款公司,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月底,一个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织,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率队的联合调研组,奔赴重庆调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调研组得出一个结论:和全国情况一样,重庆的金融机构仍满足不了中小企业高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小型金融机构批量化、规模化经营也不够。

    企业:差钱的尴尬

    据了解,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拥有的68000余名会员中,中小企业占95%以上,它们的融资现状都不乐观。

    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湖北商会会长胡崇理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小企业没有和银行建立良好的信誉关系,由于银行没有诚信记录,贷款就很困难。二是没有抵押,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过分的市场化,造成融资成本过高,政府扶持性的担保公司太少,覆盖面不够。三是银行出于利益考虑,不愿意把钱发放到中小企业,原因是银行贷一个亿出去的融资成本和贷一百万的融资成本是相等的,需要的人力与程序也是一样,就不会去花更多的融资成本。

    重庆市委统战部经济处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企业均认为,当前发展的主要困难是资金瓶颈。不少中小企业虽然有技术、有市场,甚至有很好的项目,但往往因为几百万、几千万的资金缺口,被卡在了起跑线上。

    银行:不愿担风险

    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只有10%左右的银行资金在为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服务。截至2月末,工商银行重庆分行的中小企业信贷客户1306家,贷款164亿元;其中小企业232家,贷款只有12.4亿元。小企业占到的信贷额度不到一成。据了解,在重庆,能够贷到款的小企业,通常需要几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联合担保。实际上,真正获得银行贷款的小企业,几乎寥寥无几。

    银行为何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一银行负责人坦言,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3到5年,由于淘汰率比较高,银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为了回避风险,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几乎都要求抵押,于是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自然被拒之门外。此外,加上贷款成本较高,银行更不愿意出手。

    相形之下,地方银行成了支持中小企业的主力。去年,重庆银行在秀山、忠县等地新开了5家支行;三峡银行在梁平等地新开4家支行;在重庆农商行的贷款中,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占比接近一半。

    民间:融资渠道多

    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一直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80%的企业将银行作为主要融资渠道,但在银行贷款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更多采用民间借贷,或者企业间拆借。

    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为重庆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据了解,目前重庆市有52家小额贷款公司,分布于全市31个区县(自治县),其中有13家已正式运营,截至今年2月末,累计发放贷款12.2亿元。

    小额贷款公司和银行相比,除了省去很多审批的麻烦外,所有贷款也不需要抵押物,正好切合中小企业的胃口。

    不过,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面前,目前注册资本金只有10.6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仍显得势单力薄。

    但很多中小企业并未表现乐观。据了解,中小企业不是因为借不到钱,而是因为借到钱后承受不起高利息。重庆有的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达5%或6%,这使得原本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承受起相当困难。

    期待:出招破“坚冰”

    市场经济规律是大吃小、快吃慢,竞争越激烈,中小企业就很容易被边缘化淘汰。联合调研组认为,政府应该出手扶持一部分有能力、有希望、有前途的中小企业,不让市场经济规律吃掉它们。

责编:王玉飞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