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5日在英国举行,会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相当简洁,只有八项条款。作为为下个月在伦敦举行的G20首脑峰会做准备的一次会议,声明传递出的信息,总体上是令人鼓舞的。从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形势来看,这次峰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财长和行长们对此使命是清楚的,这反映在声明第一条中,该条款开宗明义地表示,“准备采取所有必要的手段,以便恢复经济增长。我们致力于反对所有形式的保护主义,力求保持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在有可能出现危机第二波的关键时刻,这项承诺对稳定市场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笔者的观察,此次会议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对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承诺,这项承诺在第八条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笔者认为,从这项条款中,传递出以下几个信息:
第一,多边的国际金融机构得到尊重并确认了其在解决危机中的中心作用。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对此做出了一致承诺。这说明,“推倒重来”的革命性方案没有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二战后确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机构,虽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体系走向瓦解,从70年代到本次危机之前,该组织不断被批评,在解决危机方面作用甚微。但是,在危机关头,人们发现,该机构因其多边性质符合当今时代的力量现实,而具有振兴的必要,大家选择了提高其能力而不是削弱它。
第二,提高其能力的办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增强它的“合法性”,这就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改革。IMF作为战后体系的核心,是与西方世界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相一致的。这一制度设施在推动西方世界经济繁荣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冷战结束后,更多的经济体进入了该体系,尤其是最近二十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金砖四国”的崛起。该体系虽经不断改革,但目前仍未反映世界经济的新格局,这削弱了该组织的合法性。比如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在IMF中的份额位居第六位。只有提升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权和发言权,才能提升该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一个合法性不足的机构,很难有权威,这势必会削弱它解决危机的能力。在这方面一个值得记住的教训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当时缺乏一个有代表性的、权威的国际机构。
第三,一项重要的进展是承诺应该通过公开、基于能力的方式选拔国际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根据惯例,IMF的负责人来自欧洲,世界银行的负责人来自美国。即便是日本,也从来没有机会担任这些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这种情况,应当改变。这些机构应当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开放。
第四,作为国际金融的主要监管机构,美国因其占据了最大份额而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因此总是扮演最重要监管者的角色。这种局面在应对较小国家的金融危机时是有效的。但是如今是美国发生了危机,于是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监管者如何受到监管呢?通过这次危机,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仅仅依靠美国的自我监管,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是必须增强国际金融机构的合法性,增强其他国家的发言权。美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当受到来自他国和国际机构的监督。
当然,目前首要的挑战是应对危机,防止危机进一步扩散,这是当务之急。但是,不能因为首先要应对危机而忽视甚至阻挠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原因正如上述,一个合法性不足、权威性不足的机构,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呼吁,拥有更多话语权的经济体积极参与对话,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责编:谷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