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3月9日电(记者刘恺 王春雨)“在未来四五年内,我有信心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粮食种植户。”听到刘彩华这番豪言壮语,不由得对眼前这位身材瘦小的东北女子刮目相看。
花格子衣裳、黑色长裤、蓝布棉鞋,脸上因常年日晒形成的腮红,这副样子无论怎么看都非常普通。但事实上,刘彩华在黑龙江省双城市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明星农民”。去年,她家种植了600亩的玉米和水稻,玉米总产量超过400吨,并因此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
今年,她对粮食生产又有了更美好的憧憬。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增加农业支持的内容着实让刘彩华兴奋。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补贴、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等措施让刘彩华对今年的粮食生产更有信心。由她组建的双城市首个粮食种植合作社,正筹划着利用国家土地流转的新政策反租土地3000亩。
“国家鼓励农业生产搞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刘彩华说,“东北有这么多黑土良田,这是多好的基础。国家出台了这么多惠农政策,给了农民大的框架,农民要学会自己往框架里装东西。”
“怎么能富?怎么能发展?这些问题要自己去琢磨。不能老跟在别人后头,要跟也要昂首挺胸、左顾右盼,看看旁边有没有捷径超过前面的人。”刘彩华说。
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01年,“不安分”的刘彩华开始承包土地。这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却有一股敢闯的劲头。她不断接触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开展生产实践,她对脚下的土地变得有信心起来。
2004年,35岁的刘彩华通过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划”,考取了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成了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
2007年8月,她被评为第三届“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刘彩华身上的荣誉和光环越来越多,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如今,刘彩华在规划着发展绿色农业和精品农业。她说,如果生产的粮食只作为普通商品粮销售,效益很低,必须发展绿色种植业、绿色杂粮深加工产业。
刘彩华算了一笔账。按照高产24000斤,每斤玉米0.5元计算,每公顷玉米地可得收入12000元。如果种植高出米率品种的玉米,每公顷产量18000斤,自己加工出玉米馇、玉米面等,每斤玉米的产值是1元,能收入18000元,每公顷增收6000元。
刘彩华说,农民发展生产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资金。她特别希望农村信贷的支持力度再大一点。她也希望政府能增加农田水利的投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增加农业险种,详细规定农机具补贴内容,并延长农业贷款期限。
“我必须踏踏实实地去做,光有宏伟蓝图是不够的,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土地也能种出黄金。”刘彩华说。
|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