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亦菲
一场旷日持久的干旱正在中国粮产区蔓延。来自国家气象局信息透露,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山西东南部等地一度出现特旱。据悉,有一地方干旱程度为30年一遇,有的为50年一遇。令人玩味的是,有时评竟把旱情当做“突发事件”与汶川地震相提并论(见中国网2009年2月6日)。
严重干旱怎么成了“突发事件”?人们心目中的“突发事件”无疑是带有人们意料之外难以阻挡的因素。然而,懂得气象常识的人们都知道,旱情不会是一天半天造成的,而是有个过程的。
不过有一点引发笔者产生同感的是,如此严重干旱,只是在媒体披露胡总书记、温总理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抗旱措施,打好这场硬仗”的批示后,国家近日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才如梦初雨令人恍然大悟,才知道旱情极其严重。然而,人们知道,旱情发生发展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何很多地方没有通过媒体大声疾呼,更没有见到一些地方采取特殊措施进行抗旱?一句“严重干旱成了突发事件”就令人们添上思考。
毋庸讳言,不少地方基层对如此严重旱情起初是麻痹大意,不当一回事。近来,媒体谈外资入侵可能会造成粮食安全问题多了起来。殊不知,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也对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就以各地披露的旱情为例,在河南,全省小麦受旱面积4150万亩,严重受旱700万亩;在安徽全省受旱面积达到2591万亩,其中严重干旱面积1074万亩;在山东全省农田受旱面积达3328万亩;在甘肃重旱面积为4.62万平方公里。截至2月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达1.55亿亩,比常年同比增加5448万亩。假若不及时缓解旱情,切实保护农作物,就会给夏粮丰收打上一个重重问号。
粮食减产失收一旦变成事实,粮食安全也会成为一个酷实。分析罕见旱情发生的原因,不能不令人们看到某些基层官员对粮食生产存在麻痹大意。
严重干旱成了“突发事件”也拷问基层官员的工作作风。对于干旱,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会比任何人更为敏感。这是因为旱情发生,会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农作物收成,会直接影响农民的生计。如此大面积持续干旱,在中央作出重要批示后,全国才进行总动员。可见,某些基层官员的工作作风是轻浮的。而今,媒体就直言不讳指出,不少地方基层官员应酬多,接待多,下乡少,联系群众少。如此轻浮作风对旱情发生当然不会当一回事。这恐怕也是干旱成了“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严重旱情成了“突发事件”还应拷问各级气象部门。人们知道,对旱情最权威的监测机构是气象部门。令人们遗憾的是,去年冬以来,似乎未见有气象部门向媒体大声疾呼,以至没有引发公众对旱情的关注。因此,也错失了应对干旱的时机,给抗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被动。
严重干旱成了“突发事件”像一面镜子又照出某些地方准备不足,使人们进行反思,贯彻执政为民的方针,需要真抓实干的精神,需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 |
|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