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 漫画)
QDII基金出海一周年:
长风破浪会有时?
从去年9月12日,国内第一只股票型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公开发行到现在,基金系QDII“出海航行”已近一周年。这一年里,无论是基金经理、研究员还是投资者,都尚处于不断摸索和学习的阶段。这一年,QDII基金的成绩单虽无法让人满意,但在与A股基金相比中,多少也能让投资者找到其“分散风险”的价值。回顾基金QDII一年来的冷暖,可能也会为后来者指明发展道路。
⊙实习生 朱宇琛
从火爆到冷却
“这是内地投资者第一次走出国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投资人。”对于南方全球的首次发行,业内某知名专家曾向《上海证券报》如此表示。2007年9月12日发行当天,上证指数报收于5172点,中国还正隔绝于海外已经显现的次贷隐忧,经历着最狂热的资本狂欢。
于是,在“国内流动性过剩,分散投资以控制风险”的基调下,投资者对鸣笛远航的QDII给予了爆棚的认购热情。新基金一发行就被超额认购,上投亚太优势甚至以发行当日有效认购申请金额1162.6亿元的记录一举刷新基金首发历史。而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199.419万的数字,又创下开放式基金首发认购户数历史新高。目睹当年盛况的市场人士回忆:“很多投资人已经不问其究竟投向何处了。”
然而,高烧的资本市场却骤然遇到扑面冷雨,次贷危机好像在一夜间袭来。随着花旗、美林等华尔街巨头相继公布亏损的财务报告,一度被认为已得控制的次贷危机忽然间恶化。“生不逢时”的QDII还没有仔细领略到海外风光,就已经无可避免地被卷入风暴之中。全球股市开始跟随经济步入下行通道的美国市场联动下挫,首批出海的股票型QDII基金成立没多久便纷纷破发。
此时,有分析人士站出来说:“缺乏全球视角、缺乏对境内外市场的系统性分析”的QDII在此时出海,根本是“站在一个历史的高位为下滑周期买单。”
而目前已经跌至5毛区间的基金净值,似乎的确印证了这个说法。
业绩仍处中游?
普遍的观点是,由油价暴涨引发的全球通胀压力,是今年股市和QDII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上投亚太优势就在半年报中表示:“美国次债危机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压力,同时,由于高油价引发的对通胀的担忧,使得美国不得不暂时放弃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受此影响,美国今年5 月中下旬开始出现了单边下跌,各大指数已经创下近期新低。”
根据最新公布的基金2008年半年报,截至2008年6月30日,5只QDII基金合计亏损247.7亿元。从基金成立到报告期末,南方全球净值累计下跌21.5%,华夏全球净值下跌27.4%,嘉实海外净值下跌37.2%,上投亚太净值下跌37.2%。成立于2008年2月,时日尚浅的工银全球,净值也下跌了7.8%。而需要指出的是,该跌幅在其后的两个月里还在继续扩大。且除了工银全球,其余4只基金全部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基民的态度似乎已从质疑到失望,不到去年巅峰时期一个零头的新发规模或是最明确的信号。
但此时却有分析人士表示,QDII的表现并非看上去那么令人失望。“虽然以绝对损益来看,QDII损失的确较大,但若将它们与同类型基金,即投资区域相同或相近的海外基金业绩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我国QDII基金表现基本可处于中游。”银河证券海外市场与QDII基金分析师卞晓宁告诉记者,在一次内部进行的同类型分析中,他们发现几只QDII基金的表现仍然处于同类型基金中前二分之一的位置。“虽然投资者大多看绝对收益,认为QDII分散风险的特征不够明显,但其实放在大环境中来说它们的总体表现尚可。”卞晓宁说。
而对于普遍输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现状,卞晓宁提醒投资者注意,虽然QDII号称全球范围配置,但实际上大多数在风格上都发生了漂移。“重仓港股就是表现之一。”因此,各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已经不具有太大有效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