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立
作者:田 立
决定股市走势的根本力量从来都是宏观经济的走向,沪深股市历史上几次救市的失效,无一不与“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宏观经济运行”有关。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创业板等工具只能算是技术手段,而技术手段是造不出一个牛市的。
似乎不经意间,本轮救市的呼声渐渐推向了高潮:《金融时报》上周五发表了一篇措辞有力的关于救市的评论,连同前不久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关于稳定市场的社论以及以吴敬琏老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反救市知名学者的倒戈,看起来已形成了一套连续有致的呼吁救市“组合拳”。救市,自年初第一轮呼吁以来,又一次成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这一次的声势似乎比前一次要大得多。
在这样的声势下,再来讨论要不要救市显然有些不合时宜。那就让我们以应该救市为基本前提,来讨论一下到底应该怎么去救市的问题吧。讨论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把沪深股市这十几年来所发生过的几次救市经历简单回顾一下,以史为鉴,兴许有助于大家更理性地看待救市的预期目标,找出正确的救市手段。
第一次引人注目的救市发生在1994年7月,此前沪指从1992年春节前的1500点径直跌到了救市前的325点,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沪深股市史上最难耐、最困难的时期,市场信心几乎跌到冰点。于是,在各方呼吁下,政府终于出手了――当时的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宣布了著名的救市 “三大政策”。此招一出,果然立竿见影:在此后的不到30个交易日内,沪指飙升700多点,涨幅超过200%,达到了1052点!然而正当人们信心满怀,准备迎接更大牛市的时候,持续一年之久的下跌开始了,最终在1996年1月19日沪指跌回到512点,几乎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