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考虑到可能要向新一届政府“交班”,出席本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美国代表团今年一改去年5月“主场作战”时的高调。除了保尔森象征性地出席开幕式外,其余时间美方高官们几乎没有安排任何媒体见面活动。
相比之下,首次以全新面貌参与对话的中国代表团则“主动出击”。17日对话第一天中,多位中方代表团的高官在每场专题讨论会结束后都主动与媒体见面,透露他们各自涉及的主要话题,阐述中方对于汇率、能源环境合作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立场。
周小川:美元疲软会加剧通胀压力
1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第一次会议后举行的简短新闻吹风会上表示,从理论上讲,美元疲软的确会通过初级产品等渠道进一步推高中国国内的通胀水平。他同时指出,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中方除了有兴趣研究美国在宏观调控和市场发展方面的经验外,同时也希望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教训。
周小川说,17日上午的讨论主要涉及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周期波动的问题,包括中美两国如何处理各自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特别是考虑到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商品价格上涨的特殊时期;造成这些周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政策对周期管理最有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周期管理起到什么作用;具体而言,定价机制和直接对价格进行控制对国内周期管理有何作用等。
周小川还透露,中美两国代表团在第一次会议中还探讨了汇率相关问题,包括美元在内的货币汇率在保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方面起到什么作用,以及中美之间应该如何深化两国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合作。
至于中国有没有要求美方针对美元持续疲软采取措施,周小川表示这在首日上午的议题中“好像没有谈论到”。不过他也表示,这个问题如果分析起来也很简单:如果美元疲软,石油等以美元计算的初级产品价格就会高企,进口到中国折换成人民币也会更高。所以,“从原材料的角度来说,美元疲软对(国内)通胀有一些推动作用。这一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了。”当然,他也指出,分析价格现象可能更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也不要仅仅从原材料的角度来考虑。
提到本次对话的经济和金融背景与以往有何不同,周小川表示,次贷危机对战略对话议题的影响和关注焦点肯定有影响,不可能说有没有次贷风暴情况都是一样的。他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在过去很多时候,总是中国希望在宏观调控方面吸取美国的经验。“但这一次情况不大一样,我们除了有兴趣研究美国的经验以外,同时也希望从美国当前经受的挫折中获取教训。”
同时,周小川透露,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当天给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美国在这轮次贷风波中怎么认识这些问题,怎么研究对策和采取相应的做法。“这些都是中方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周小川说。
在他自己上午的发言中,周小川强调,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周期与传统不一样,过去是传统的商业周期,主要是由于投资以及产能过剩形成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政策上有缺陷或是监管上有不足而造成波动”。还有就是全球化很快,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很多新事情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概括。“这些挑战使得我们有时候不能及时应对市场的新发展,于是导致了市场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