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新版《红楼梦》:
拍再好也是急功近利
李少红执导新版《红楼梦》,马未都也是她求教的专家之一。马未都给出的意见是: “尽可能少动原著,想法越少,作品越好。”比如描述一件瓷器,马未都建议尽量多用镜头去表现细节,细节的真实才是全剧的真实,“老版里拍到贾母桌上还摆着唐三彩,那不是丢人吗?唐三彩作为艺术品陈设不会出现在1900年之前。这样的错误在新版中,绝对不能再出现。”
马未都直言,新版《红楼梦》拍得再好也是个急功近利的东西,“因为它是为了市场,而不是为了民族的荣耀。如果这次《红楼梦》的高度是由国家文化部领衔,是为了国家的荣耀去拍,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要是那样,各路专家全得到场,他们得过来盯着这个瓷器、摆设有什么错误,有一处错唯他是问。”
品人物:
鲁迅的文学表达能力差
对文字功底相当自信的马未都,继新解李白的《静夜思》之后,昨天竟将矛头对准了鲁迅:“实际上,鲁迅的文学表达能力非常差。”
“因为受语言限制,鲁迅翻译的小说,就我这智力有时候还看不懂。”马未都称,鲁迅的问题在于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有限,“我对文学文字的判断能力超过我的写作能力,我做编辑时是个最优秀的编辑。后来成为大作家的这些作家,当初都是我从来稿里把他们挑出来的,一看表达能力就知道不一样。”
马未都的思维颇为天马行空,从鲁迅跳到章子怡只用了一秒钟,“机遇是偶然的,但成功不是偶然的。比如,张艺谋给了很多演员机遇,能红的有几个?成为国际巨星的,不就是章子怡吗?”
有一次,马未都在一个电视节目里说了章子怡几句好话,“有人就说我跟她示爱,这不是胡扯么?演员在银幕上的努力,大家看得很清楚,章子怡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如果章子怡没碰上张艺谋,可能就蔫了;但如果她没本事,碰上也是白碰。”
对于自己频频语出惊人,马未都笑称自己根本不怕被攻击:“从客观角度讲,本人是草根,不算学者。另外,我也不是北大教授,所以攻击我没用。”他给自己的定位为“一条在社会里游走的鱼”,狡猾而聪明。(来源:都市快报)